當我在進行專題演講時,最常被聽眾問道的問題就是:「為什麼叫做油漆式速記法?這跟刷油漆有什麼關係?」 聽完這樣的問題,總是會心一笑,我總會告訴大家一個湯姆歷險記中的小故事。 裏面有一段故事提到了他因為跟人打架,而被姨媽處罰要在週末重新油漆院子裏的圍牆。 因此週六清早,湯姆就提了一桶白色油漆和一把長柄刷子,心不甘情不願地望著三十碼長的圍牆。 這時他碰到了路過的傑克,他低聲下氣地請他幫忙,但傑克認定了這是份苦差事,馬上拔腿就跑。 後來他想到一個怪點子,不如露出了開心的表情,快樂地哼著歌,拿起了刷子從這一端刷到另一端,彷彿能刷油漆是件不可多得的機會。 漸漸愈來愈多路過的孩子被吸引過來,七嘴八舌地看湯姆刷圍牆,甚至於拿出手上的玩具,請求湯姆給他們刷圍牆的機會。 他欲擒故縱了一會,就假裝勉強挑選了幾個孩子來輪流刷牆。 自己則坐在旁邊的草地,把玩贏來的玩具,一個早上大家就幫他在圍牆刷上了三層油漆。 我在這裏介紹這段短文的目的,當然不是為了強調湯姆是個心機重的小孩,懂得利用群眾的好奇心。 而是他們齊心合力地刷了三層,才有了一面美美的牆。 這時想請各位腦海中想像那畫面,如果今天是你在刷油漆,你會怎麼做呢? 我想各位多半都有看過別人在一大面牆前刷油漆的經驗。 如果只想要刷一次的功夫就刷完整面牆,因此對每個小角落不斷反覆塗刷。 這種乍看是小心的作法不僅成效不佳,反而會讓整面牆凹凸不齊,到處都是突兀的油漆小疙瘩。 刷油漆的老師父都知道在刷油漆時,通常會以塗三道漆為原則,絕對不會想畢其功於一次。 應該是以一面牆為單位,在沾滿油漆後,第一次刷時就盡量漆稀薄一點,並盡力讓這一刷的面積能擴大。 把握牆面顏色看來均勻就可,而不是拘泥在小範圍內的修修改改。 第二刷之後就是縮小範圍刷,讓顏色逐層漸漸飽滿起來。 因為不同的落點,會補齊上一刷時的空隙。 油漆刷過之處,不論範圍大小,一定會留下痕跡。 唯有透過多次重複地粉刷來彌補之前的空隙,這樣刷出來的牆面才會均勻漂亮。 記憶就像刷油漆,凡刷過必留下痕跡 當各位接收到新訊息時,就如同在大腦皮層中刷上油漆,不論接收時間的長短,記憶的痕跡始終存在。 如果有遺漏,還可藉由下一層刷漆時進行補強。 只要多刷幾次,記憶的時間越長,自然能夠在大腦中産生更好的記憶效果。 <本文節錄於"油漆式速記法-24小時改變你的記憶速度"一書>  <記憶就像刷油漆,凡刷過必留下痕跡>
|